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了

城市化是什么时候开始的

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但城市化发展的加速和大规模扩张主要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。1978年,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,对经济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,这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奠定了基础。

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,随着工业化、经济改革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,大量的农村居民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和生活机会。这使得许多城市的人口、经济和城市规模迅速扩张,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。这一趋势在21世纪初期持续加速,城市化在中国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。

城市化与少子化

在农村,养2、3个小孩的边际成本很低,养的孩子越多越低。
孩子长大继续当农民的话,教育成本也很低。
因为小孩的教育程度不会很高,小孩多半会留在父母身边。等父母老了,子女给父母养老送终。
对于农村人来说,小孩也是刚需。

农村人的时间也很充裕,妇女可以随时随地地照顾小孩。大孩子长大了也可以照顾小一点的孩子。
农村的孩子十四五岁就是劳动力,不用养到二十五六岁研究生的年纪。

教育时间

男女的教育时间太长了,教育过于内卷。中国的教育制度将谈恋爱、结婚和读书、学习、找工作完全对立了起来。
年轻人没有一个稳定的工作,不敢轻易结婚生子。
要让年轻人生孩子,就不能教育他们彼此仇视,多一分干掉一千个对手,把彼此当成不分死活的竞争对手。

工作时间

生孩子不仅仅是金钱的问题。如果一个年轻人工作996,每天睁眼闭眼都是工作。
那么ta就会失去择偶、承担人口再生产的精力以及欲望。
不是不想,而是不能。而一部分年轻人为了掩饰自己能力的不足,而说“我是不想生孩子”
实际上,他们连自己都照顾不好,有可能明天就失去了工作。
在这种情况下,连自己都照顾不好,连宠物都不敢养,怎么可能想照顾下一代呢?

住房成本

在农村,住房不需要交房租。盖一个房子可以住几十年,不需要背上“上百万”的房贷。
农村的房子很大,养2、3个孩子没压力,而城市必须要几百万的房子才能养多孩。
一室一厅的房子,孩子生下来住衣柜、还是住冰箱?

大城市的虹吸效应

虹吸效应(siphon effect)通常用于描述大城市对周边地区和较小城市的资源、人才和资本的吸引能力。这种现象导致大城市的经济、科技和社会发展更加迅速,而周边地区和较小城市的发展则受到影响。大城市的虹吸效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
  1. 人才集聚:大城市通常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、更高的收入水平和更好的发展前景,因此能够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。这些人才为大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  2. 资源配置:大城市作为经济和政治中心,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和资金投入。这使得大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、教育和科研等领域具有优势,进一步加强了它们对人才和资本的吸引力。
  3. 产业集聚:大城市往往拥有更为完善的产业链和市场体系,因此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。这种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促进了大城市的经济增长和发展。
  4. 社会服务:大城市通常能提供更加优质和多样化的社会服务,包括医疗、教育、文化和娱乐等。这些服务使得大城市具有更高的生活品质,吸引了大量的居民。

下一代培养长大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,但是在大城市的虹吸效应下,去大城市很久都看不到一次面。养了一个孩子,跟没有养区别不是很大。养孩子完全变成了一种精神寄托。

这是大城市对次发达地区的多重剥削。

而以前农民的孩子长大以后不会离开父母太远。接受教育程度高了以后,不得不去大城市找工作。而不像农民,只要有土地就不会失业。

父母承担的教育成本太高

在过去,父母养的孩子只要健康长大,不论文化水平如何,都能够正常结婚生子。
而在现在的农村,大专学历的农村男性,都很难找到年轻女性结婚。
次发达地区的年轻女性都被一线城市、二线城市等等吸引走了。

如果你的孩子只是接受义务教育,而不接受高等教育。孩子很难在社会上立足。
高等教育(大学以上)如果变成普遍性的教育,例如日本。那么在教育中掉队的年轻人将无路可走。

因此,父母不得不承担昂贵的教育成本,以此让孩子过一个普通的生活。

再生产成本完全由家庭承担

资本家不愿意承担员工的再生产成本。女性员工为了自保,只能生1个孩子应付催婚催育。
女性在婚姻中是没有工资的。生育、养育孩子、做饭等家务都是无偿的。
家庭劳动没有工资、没有五险一金,不受社会认可。

以前的再生产成本是由家族成员(祖父祖母、外祖父外祖母、兄弟姐妹、比较年长的儿子和女儿等等)一起承担的,而不是由母亲一个人完全承担。
农村的家庭成员都住在一起,一个村庄往往都是一个姓的亲戚。

农民没有养老金

农民没有养老金,生孩子是重要的投资未来的刚需。城市老人有养老金,无论有没有小孩都有钱哟哟那个。
小孩哪怕养大了,也有可能不回家。因此有没有小孩都是一样的。
城市里的小孩,往往会被更大的城市剥削,人口流失。小孩养大了也不会回家照顾老人,因为经济压力也不能指望孩子给钱。

城市里的人,不生孩子,存钱养老。
比生了一个养废了的啃老的孩子,老年生活会更幸福。
这导致了低生育率。
这暗示了,不能完全由家庭承担再生产的成本。

阶级固化

曾经我以为,00后会比70、80后过得更加幸福。但是我发现我错了,70、80后年轻的时候,还有改变命运的机会。

但是00后、10后、20后很难,00后出生在贫困的家庭。和出生在有钱人家的孩子相比。这个差距不是能够靠个人努力就能够弥补的。
而看见了这个差距的年轻人,不但没有能力改变,社会还在向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施压。这种痛苦而无能为力的感觉,使得年轻人不愿意生育多个孩子,让他们也体会这种痛苦。

00后的父母期望00后,找一份好工作,买一个房子,结婚生子。然而这简简单单的做普通人的条件,被社会安排的触不可及,难如登天。
00后需要改变自身的三观,以避免走上自杀的道路。不能完全听从父母和学校的安排。
最近张家界有四名年轻人排队跳崖,对于这个事情我感到十分可惜。
其实00后并不是生来就要为父母养老,并不是一定要买房买车,并不是生来就要给这个社会交税,并不是为了一天工作12小时而出生的。

社会观念的改变

社会给一部分男职员高工资,指望他们结婚养老婆,生孩子。他们选择嫖娼、夜夜换新娘。

社会给一部分男职员低工资。他们选择不谈恋爱、不结婚。因为负担不起。日本男子疯狂省钱存9300万震撼网友!吃白饭咸菜20年,不结婚不生子,只为提前退休

社会给大部分女员工低工资。她们选择媚男上嫁、或者终生不婚。也负担不起多孩的费用。

找不到工作的女性,选择给有高收入男职员提供性交易。

所以本该出生的孩子,就因为社会观念的改变而不见了。

总结

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的原因有:教育时间、工作时间、住房成本、大城市的虹吸效应、父母承担的教育成本太高、再生产成本完全由家庭承担、农民没有养老金、阶级固化、社会观念的改变。

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的原因包括不限于以上几种。

种族灭绝、民族灭绝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吗?曾经我以为是的。后来我看了《三体》,似乎绝大部分人认为它并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。